您的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小学语文研修总结范文(我的语文教学研修成果)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0-23 08:05:11     编辑: 溪水清清芳草青

于我而言,自从走进主题研修,就如同开启了一次新奇的旅行。一路上,我既欣赏着美丽的风景,收获沿途的喜悦,又在欣赏着自己的蜕变,感受着自己在不断成长。我的研修之路充满诗意又颇具波折,在历经四年的主题研修中,我的研修角色几经变化——从最初的作为普通的语文教师的个体研修,到作为语文研修组长的带领全语文研修组的研修,直到现在作为学校研修负责人的带队研修。不同的角色定位,让我领略着不同的研修精彩,体会着不同的研修滋味,收获着不同的研修成果。

在没有参与校本主题研修之前,我的教学工作是整日地埋头教学,忽视了平时的读书与学习。如果说学习的话,那也只是翻翻教学参考书,或者是在网上看看别人的教案、教学实录而已。自从参与了校本主题研修,因为要做好自己的主题研修工作,我便开始了真正地读书学习,读一些著名教育家的书籍,上网查找大量的学习资料,研读语文课程标准……,在这个过程中,才算真真正正地打开了我读书的窗口,让我感受到了语文教学中色彩斑斓的世界。

走进语文校本主题研修,才让我对语文教学有了真正的思考。这些年我一直从事语文教学,近四年的校本主题研修,我先后尝试探索完成了《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利用情感熏陶,促进学生有效阅读方法的研究》、《通过理解重点词句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研究》、《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研究》及《阅读教学中的长文短教策略》等研修课题。这些研修课题虽然还是比较粗浅的研究,但在这个过程中,我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学会了方法,总结了经验,也取得了较大的进步。

2021年9月,学校领导安排我负责学校的研修工作,重点是带领全校语文教师进行语文科目的研修。我深深地知道,要想管理好学校的研修工作,带领语文教师们做好语文科目的研修,尽管现在自己不再从事语文教学,但也绝对不能脱离一线去研修,更不能高高在上地在理论上指导研修,而是一定要亲自参与到老师们的研修之中,有了亲身体验,在指导老师们主题研修上才会更接地气,更有发言权,更有说服力,更具指导性。于是,我选择了与当时教四年级语文的婧婧老师一同进行体验式的同题研修。王婧婧老师既是我校班主任中最年轻的老师,也是我们学校在研修工作中最具有潜力的老师之一。说起王婧婧老师,我与她可是有一定渊源的,当初她刚毕业分到我们学校时我俩就是师徒对子,我是看着她的课堂教学从青涩到逐渐成熟,从讲台上的无措到如今的从容面对。可谓一步一步见证了她的成长过程,现在的她已经成为了我校语文教师中的年轻骨干力量。与她一起同题研修,我更有信心会取得一定的研修成果。对于我的同题研修提议,婧婧老师既高兴又赞同,表示一定会和我一起合力研修,争取让我们的研修课题取得一个优秀的成果。

我们的“合作”就这样愉快地决定了。开学初,我俩商定用一周的时间先各自认真研读了《语文新课程标准》中中段语文学习的要求、建议以及本学期语文课本的编写思路、意图、主要内容、教学目标和使用教科书要注意的问题等等,研讨了语文课本中每一单元的主题安排及教学要点,分析了本册书要重点学习的语文要素等等。我们在彼此都对本册书的教学重点、知识内容等有了充分地了解后,婧婧老师又向我介绍了她们班级学生当时在语文学习上的现状。最后我们两人结合本册书内容进行了整体的教材分析,本班学生的学情分析,本学年语文重点学习要素分析等,最后确立了我们的研修主题为:《阅读教学中有效学习活动设计的策略研究》。

有了明确的研修主题后,我们围绕这一主题各自选择相关阅读材料后,先进行独立学习,之后再把学习资料推荐给对方学习。我向她推荐了《有效提高小学生的语文阅读理解能力的方法》、《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活动设计技巧》。她向我推荐了《学习活动设计的误区、特征与方法》、《薛根法与组块教学》,这些阅读资料,让我俩豁然开朗,对我们确立研修主题后如何去进行研修有了一定的理论依据,研修的实施方法及步骤的安排在我俩心中更加明确。心中有数,自然就会成竹在胸,我们信心满满携手同心,在同题研修的路上继续前行。我们一同制订了主题研修方案,自主研修计划表,约定好了在校一起研修学习、相互听探索课及相互交流的具体时间,确定了本学期上自主探索课的次数和课题,建立了二个人的微信学习群。这些约定,不敢说雷打不动,但没有极特殊的原因,从没轻易更改过。我们的第一次自主探索课,经过我俩认真筛选,最后选定了本册书中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写的《猫》这一课。这一课便成了我们同题探索的第一课。我们各自研读教材,查阅相关资料,根据我们的研修主题,再结合她们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先各自进行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出来后,我俩互看互提了建议,然后就先后进行了这篇课文的课堂教学。我们在上探索课时,除我们俩互听外,又邀请了学校的领导和同事们一起来听评我们的探索课,课后我们认真听取大家的意见和建议。

我在指导学生学习老舍先生写的《猫》那篇课文时,我设计了如下的学习活动:我首先让学生明确文章的中心句是什么,学生通过预习很快找出中心句是“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随之设计主问题——猫的性格古怪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并让学生在组内按照“画——读——悟”三步学习法在小组内进行交流。画——画出文中体现猫性格古怪的句子;读——把你画出的句子有感情地读一读;悟——从这些句子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学生们明确了主问题,而且又知道了学文方法,在小组中的讨论交流就特别有效,汇报时也积极踊跃,精彩有序。学生们掌握了“画——读——悟”的方法,我又让学生运用这种方法阅读冯骥才的《猫婆》,把学到的方法用一用,收到了学用结合的效果。最后一个环节用课堂上所学到的“明贬实褒”的表达方法,进行了小练笔,多数学生都完成了作业。那节课的课堂容量大,但学生学得却不费劲,接受得很快,通过这些有效的学习活动,学生们既掌握了阅读方法,又完成了习作。

婧婧老师的教学活动是让学生先明确本单元学习目标,做到心中有数,然后又认识和了解了本文的作者。引入新课后让学生默读课文,说说课文围绕猫的可爱讲了哪几层意思。让学生边读边画出关键词句。之后王婧婧老师围绕从课文中整理出的那几层意思,带领学生品读词句,读中感悟;接着抓住“古怪、可爱、淘气”等关键词语让学生去批注去演绎自己的理解及感悟。之后再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去读文,去感悟。最后让学生默读夏丐尊和周而复的《猫》,分别体会这两位作家是从哪个角度来表达对猫的喜爱之情的。对比读同一作家写同一动物,发现表达时的相同与不同之处。这一学习活动的设计,让学生在读中领悟到了作家们的不同写法。也同时让学生丰富了自己的写作方法。那节课王老师讲得投入、动情,学生学得开心、轻松。同样做到了既让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体会到了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又学会了作者的写作方法。同一节课,同一研修主题,我们却根据自己不尽相同的教学活动设计,让学生感受了不一样的课堂体验。但却又达到了相同的效果。可谓异曲同工吧!课后,我们一起进行了反思:结合我们本节课的课堂教学实际和我们研修的课题,我们俩个深深地认识到真正有效的学习活动应该是能促进学生高阶思维的发展;能体现对知识的深度学习的,比如:在体悟词语中,知道了运用的准确与精妙,在解构篇章结构时,明晰如何突显文章主旨等。不能把浅层活动看成学习活动的基本样态,留恋于对浅表知识的学习,习惯于对问题的浅层粗知,这样既不能把知识形成网格,又不能使思维走向深刻。反思时,婧婧老师还感慨地说:”课前我还看了不少专家对这节课的设计和他们的课堂实录,我从中也学到了很多,但是在设计本节课时,我并没有按照专家的设计去照搬,我首先根据咱们班级学生的实情,再加上我自己对文章的理解,结合我们的研修主题进行设计的。

通过这次我们同题研修,以及在上探索课的准备到实施中,我感悟到探索学习和模仿是提高我们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但学习也要有法。对别人的好经验,好方法,不能生吞活剥,照葫芦画瓢。就像吃饭一样,把有营养的食物吃进去,化成自己的力量握成拳头打出去,这样,才能真正地提高自己。”我听了她的这段感悟,真得从心里为她点赞,同时也庆幸我与她一起同题研修的想法与做法是正确的!因为我看到了不仅仅是课堂教学更加成熟,思想上也有了一个飞跃,我更预见了她的教学之路一定会越走越辉煌。我们那次的探索课得到了领导和同行们的认可,最后决定让我们参加2021——2022第二学期由县小教部组织的全县学校“我的主题我的研修组”主题探索实践交流活动。接受了学校安排的任务,我们变压力为动力,一起又把《猫》一课的设计进行了整合。我俩一次次地再研讨、再修改、再设计,直到我们满意为止。这期间,课间走廊上常看到我们拿书讨论的身影;午休时间我们常常在录课室度过;两人的微信群常常半夜还会有联系,那就是有了灵感后的碰撞……

5月24日,我们参加了交流实践活动,我代表学校做了以“栉风沐雨携手同行几度研修春华秋实”为题的学校校本主题研修工作开展实施情况的汇报,婧婧老师在交流会上展示了她《猫》一课的录播课。我们的汇报和展示得到了小教部领导和参会教师们的一致好评。活动结束后,我们再一次握住彼此的手,相视而笑,一股喜悦,一种坚定,直入彼此心田。

一个学期下来,我们进行了三次探索,她们班的孩子们现在学会了如何高效预习、也掌握了不少阅读方法和技巧,他们爱阅读,喜欢阅读,也能独立阅读了,学习成绩也随之有了明显的提高。而我们的讲课也更有底气了。那个学期末,我完成了一篇研修成果论文——《有效活动高效阅读——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研究》,王婧婧老师撰写的研修成果论文是《阅读教学中教与学活动的设计策略研究》。教育即为点燃与唤醒,点燃学习欲望,唤醒学生热情,这就是教学最大的助力。随着对主题研修由迷茫到接受再到熟知,我们已由最初的惶恐到研而有果,再到果之丰硕,这是一种进步,更是一种升华。我发现,研修永远不会一帆风顺,因为它是一个问题延伸和叠加的过程,但恰恰又是这些问题在引领我们不断学习,不断前进。因为有了问题,我们才能更好地去查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去阅读大量的文章丰盈自己,提升自己、成就自己,进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地。语文教学天地广阔,斑斓多姿,摇曳生香,研修,让师生共同遇见更好的自己。我想,无论是在工作还是生活中,只要沿着“问题—学习—探究—问题”这条路走下去,心中就会有梦、眼里就会有光、脚下就会有路!一个人的研修或许孤独,或许力量微弱;相互携手,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会让研修之旅更加充满力量。携起手来,也一定会在研修这条路上走得更久更远。学最好的别人,做最好的自己。我把这句话送给自己,也送给走在研修路上的每一位同行。


标签